涤棉混纺织物增白处理的工艺现状及发展
- 2020-08-10-
传统工艺中,荧光增白剂DT是生产漂白涤棉混纺产品的主要用剂。传统的荧光增白剂DT有效含量很低,生产用量较大,含有大量的扩散剂和聚乙烯醇等,因此导致热稳定性差,易沾污棉纤维,加工过程中色暗,粘辊及泛黄,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:并且传统的DT增白工艺方法(热融法或高温高压法)对涤棉的混纺织物需要二次增白、二次定型,工艺流程长,效率低,耗能大,成本高,我国的能源较为紧张,随着我国对节水,节能、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,开发和应用节水、节能的新型增白剂及增白工艺,对环境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。传统的热溶法只适用于涤纶织物的增白,有报道:当涤纶在焙烘热定型时,180C的高温可使增白剂分子与织物结合力增强,同时又可获得较高的白度。但是涤/棉织物,特别是涤/粘织物在200C的高固色温度下产生泛黄,为此还要在后道工序中另用棉型荧光增白剂,以弥补其白度不足。但当温度降到170C以下时,这种限制就不存在了,可大大缩短增白工艺流程.
日前对涤棉混纺织物-浴法的染整增白工艺尚未见报道。曾有关多种组分荧光增白剂复配的文章出现,多组分的荧光增白剂会产生协和作用,在提商白度的同时荧光增白剂的其他性能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。用荧光增白剂DT与荧光增白剂XMF按50/50的比例复配,可使涤棉织物的白度达到140左右。但我们应注意到:不论荧光增白剂DT还是荧光增白剂PS-1(C.I.荧光增白剂199)上染纯涤纶的工艺均是在pH=4.0~5.0的弱酸性中进行的。因此,为达到涤棉一浴一步法增白处理,在选用涤棉混织物荧光增白剂时,应充分考虑到棉型荧光增白剂要有很好的耐酸性,同时要求它对涤纶纤维的沾色要少。
下一条: 消泡剂的选择与应用
相关新闻
- 近期上游材料价格稳定,防尘剂价格也处于稳定状态
- 受双十一成交额启发,染料防尘剂等产品将做线上推广
- 受全球市场经济增速放缓影响,涤纶荧光增白剂销量低于往年
- 来自微信群的防尘剂订单
- 冷空气降临生产和毛油及防尘剂启用蒸汽
- 高浓非离子抗静电剂稀释方法和注意事项
- 液体涤纶荧光增白剂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
- 抗静电剂SN属性归类及其性能
- 水处理消泡剂的分类及特性
- 因老客户推荐同日喜迎两个和毛油新客户
- 和毛油的浓度以及水溶液的稳定性对毛纤维纺纱的影响
- 和毛油的基本要求
- 和毛油的润滑作用原理
- 和毛油的基础润滑油
- 涤棉用荧光增白剂的复配技术及复配体系的合成制备
- 和毛油的水溶液的PH值以及和毛油的粘度对毛纤维纺纱的影响
- 和毛油对毛纤维的动静摩擦系数影响
- 和毛油的水溶液润湿性对毛纤维纺纱的影响
- 和毛油对的抗静电性对毛纤维纺纱的影响
- 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剂